11月20日下午,上海创意产业中心秘书长何增强先生应上海同济大学的邀请来到同济大学为常州市中青年干部产城融合专题研究班就上海文创产业发展与文创园区演变趋势做演讲。
文创产业与文创园区相结合
因其繁荣的近代工商业和海纳百川的历史人文传统,上海具有了良好的文创产业发展基础,而文创产业的良好发展则显著地推动了文创园区的发展,同时文创园区的发展又是文创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正因为上海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作为其空间载体的创意产业园区规模和效益总体发展良好。
同时,城镇化的发展和城市有机更新理念的提出对产城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建设应该按照城市内在的秩序和规律,顺应城市的肌理,采用适当的规模,合理的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和要求,妥善处理目前和将来的关系,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发展,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的质量,使得城市改造区的环境与城市整体环境相一致。因此何秘书长在打造园区的同时,始终坚持落实产城融合,充分利用城市更新的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从而使城市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文创园区,推进产城融合有效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创意”要素集聚的空间载体,也是实现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抓手。在上海,老厂房是创意园区的重要载体,也是生态创意产业的集聚地。这些建筑得到艺术家们的青睐,不仅它满足了艺术设计者对于创作空间及展示空间的需求,历史积淀与现代艺术融合的氛围更是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上海创意产业中心秘书长何增强先生紧跟时代潮流, 在坚持三个不变(产权关系不变、建筑结构不变、 土地性质不变)、五个变化(产业结构变化、就业结构变化、管理模式变化、企业形态变化、企业文化变化)的前提下,打造了一系列与区域特色相结合、与产业需求相结合的成功的文创园区, 有效地促进了城市产业生态体系的构建; 增强了产业自我更新的能力;推动了城市的一体化建设。
『1933老场坊:历史保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
1933老场坊原是原上海工部局宰牲场,何秘书长在将其改造为文创园区时,从保护建筑的文化价值与改造后的最大化使用度考虑,使其继承了原有的结构体系和空间关系,同时其自身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质,也赋予了其独有的魅力。改造后,1933老场坊成为了上海时尚表演、发布、展示、交易、设计、服务、消费、休闲的中心,以旅游业带动了区域性经济发展;结合虹口区北外滩的改变形成互动,成为极具特色的区域性旅游特色产品;成为承接世博游客居住、旅游、消费的重要特色基地;成为了大上海的新地标之一。
『花园坊:文创产业与节能环保产业的跨界融合』
上海花园坊节能环保产业园也是对老厂房改造再利用的又一成功典范。其前身是上海乾通汽车附件有限公司的老工业厂房,花园坊在改建过程中合理利用建筑废弃物和原工业厂房的金属废弃物用于园区景观及雕塑,以艺术品的形式传播产业结构的变迁(从耗能和污染大户,转型为以节能环保为主题的创意园区)和节能环保的思想理念。园区通过引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形成以权益交易、CDM交易、专利交易为主体的权益交易系统;形成以产品交易、技术交易、服务交易为主体的产品交易系统;形成以合同能源管理交易、能源环境服务交易、电子交易为主体的合同能源管理交易系统,从而整合形成园区集成交易系统,集聚产业价值链,形成系统化产业新高地,构建国际型专业展示推广平台。
『中成智谷:城市有机更新的新典范』
中成智谷创意产业园(以下简称“中成智谷”)的项目旧址为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集团上海援外仓库(曾作为中国援助亚非拉国家的仓储用地),自2013年初由上海中成智谷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正式接手运营这块场地之后,如今这里已经是一座集“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文化创意”为一体的“三创”园区,以“一谷三汇”(智慧谷、乐居汇、乐喜汇、乐童汇)为项目定位,集聚一大批以“四新”产业为特征的互联网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和文创企业,并志在打造满足城市更新升级版的现代服务园区,是以生产型业态转型为服务型业态最成功的典范。迄今为止,已有一大波文创、科技、电游、企业纷纷落户中成:M壹站主题创意会馆、云Space大秀场、星球影棚、UPBOX中成长江球场…… 同时,自中成开园以来,已有多场重大活动在中成举办:巅峰拍档2的拍摄、可耐福中国20周年庆、2015 IN-Forum「互联 • 进化」论坛……
坚持产城融合,共同打造会呼吸的生态空间
最后,何增强先生表示“产城融合”之路充满活力, 产城融合使人的就业与居住相得益彰,使生产、生活、生态得到了均衡配置。同时文创园区在集聚产业形态、发挥辐射效应、引导产业方向方面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文化产业园区的加速发展恰好为产城融合提供了一定的助力,上海创意产业中心将继续探索生产、城市与人类之间的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 建成一座创新创业城、现代产业城、生态宜居城、和谐幸福城。
常州市中青年干部纷纷表示何秘书长所打造的文创园区对常州产城融合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并邀请何秘书长随时去常州参观指导,共同打造以人为本的“生态绿城”。